去年以来,银川市将培育科技创新主体、激发企业创新动能作为产业发展的“头等大事”,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创新主体培育,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同时深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创新优势转化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样板。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为贯彻落实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安排部署,银川市以实施创新力量厚植工程为抓手,通过开展规上工业企业研发强度、研发活动企业占比、研发平台覆盖面“三提升”专项行动,聚力扶持企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攻克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宁夏汉尧富锂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石墨烯改性动力型高镍系NMC811正极材料”科研成果,实现了NMC811前驱体和石墨烯改性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已实现销售收入一亿多元。
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取得了“5.5兆瓦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增速器”科研成果,企业投入600多万元,集中优势技术骨干,研发设计5.5兆瓦陆上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增速器,先后完成实用新型专利3项,于2023年8月31日实现首台增速器产品下线,填补了本地制造空白。
银川威马电机有限责任公司取得了“YBX5系列超高效率隔爆型三相异步电机”科研成果,解决了高效电机机座、端盖等与普通电机无法通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转子中的高频横向电流损耗和杂散损耗,提升了电机效率。
补齐产业链短板、打通产业链堵点是我市科技创新的重点工作。近年来,银川各重点科技创新平台聚焦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发展趋势和共性技术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已获得优秀科技成果200余项,研发新产品、新品种100余个,实现成果转化200余项。其中,“铸造砂型3D打印设备数字化全流程质量管理提升”等一批科技成果荣获“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金奖”等荣誉,“氢能清洁生产及高附加值化学转化理论与实践”“新型高效百万千瓦级二次再热蒸汽轮机配套关键零部件研制及产业化”等一批成果荣获自治区科技进步奖。
强化创新主体培育
去年12月初,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了2023年度第二批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位于我市的宁夏武发工贸有限公司、宁夏德圣亚科技有限公司、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榜上有名。
创新型企业是产业发展的风向标。近年来,我市加强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工作,印发了产业链重点企业培育认定管理办法,建立起“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机制,从企业科技创新、人才引培、转型升级等方面分类施策。
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就致力于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的良种繁育与技术推广。去年4月,该公司进一步联合区内多家企业共同发起并联合注册成立宁夏种业集团有限公司,集中优势力量,投资1071万元实施银川稻麦种质资源库项目。该企业负责人年学文介绍,今后将重点开展保种、育种、制种、应用推广等主营业务,推进新品种研发、新技术集成、新材料运用、新机械装备的应用和产业规范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实现产业供应链、服务链、金融链、信息链的多链合一。
宁夏科丰种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创新发展之路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的扶持和培育。近年来,银川市通过落实沟通联络“周调度、月总结”机制,重点关注企业发展情况,多措并举推动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加快技术改造,同时进一步加大各类扶持政策的宣传落实力度,指导企业加强项目申报,通过各类专项资金支持,引导和激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助力产业提档升级。
政策发力打造创新样本
临近春节,在宁夏厚生记食品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去年年底新上线的枸杞精深加工生产线正加足马力生产。近年来,该企业先后开创了低脂蚕豆休闲食品关键技术开发与示范,攻克了枸杞营养成分提取等关键技术,在丰富产品种类的同时带动产业实现了升级。
“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政府都给予了大力支持,让企业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谋发展。”该公司总经办主任孟凡震表示,在政府牵线搭桥下,企业还和区内外多所高校形成了紧密合作,在产品创新、工艺改进、设备革新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我们每年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60%以上,更加坚定了我们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为充分发挥高校智库力量,银川提出了培育创新平台的目标任务和支持措施,鼓励支持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形成创新共同体,通过政策导向、资金支持等措施密切校企合作、院地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配置科技资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例如,对国家重点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基地)来银建立分基地(中心)的,通过“一事一议”予以支持,支持企业实施科研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提升创新能力;对新认定的国家级、自治区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补助。2021年~2022年,市本级累计兑现科技创新平台认定奖补资金450万元,有力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在政策扶持引导下,抓科技、抓创新已成为广大民营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共识。市科技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加大各级各类科技项目实施力度,充分释放奖补政策红利,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科研项目研发设备、资金、人才一体化配置,为企业量身定制更多更好的服务,不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助推企业提档升级。